论经济危机

发布于 24 天前


洞见

当傻子知道自己是傻子的时候,他就不再是傻子了

正文

我有一个高中同学,就简称他为小华吧,小华喜欢政治,有自己的政治见解,可小华犯了一个错,他喜欢的政治是书本上的政治,而不是实际生活中的政治,他有一些理想化的政治思想,比如提高最低工资,减少工时。

小华不知道它理想的政治在真实世界中将会有什么影响,他只能看到这些政策产生的表象优势。

比如,提高最低工资。提高最低工资,是一种看起来很利于财富再分配,促进社会平等的一件事,可是提高最低工资真的能让低工资人群提高薪资吗?

论提高最低工资对经济的影响

首先我们需要做几个假设

1,企业可接受的制造成本是固定的,做这样假设的原因是在短期,企业产品的需求是稳定不变的,它制造的产品利润率在短期也是不变的,所以可得在短期内企业的制造成本也是不变的。

2,低工资人群的是可替代的,这是假设低工资人群的岗位是低技术的,是可以被替代的,没有太高学习成本的。

3,预设价值观,我认为能提供更多岗位的社会是更好的,(PS:或许我应该再写一篇文章写,我为什么认为提供更多岗位的社会是更好的)

在以上两个条件之下,可以得到一个近似结果,在工人工资提高时,企业并不会扩大成本,所以会选择减少工人来维持成本不变,反之亦然。

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斜率向下的工人需求量和工资的需求曲线。

所以当工资提高时企业会雇佣更少的工人,导致岗位减少。

而政府提高最低工资的政策,相当于用政策的手段拉高工人工资。

在短期,企业并不会因为工人的工资提高而提升成本。

而会因为工人工资的提高减少岗位。

这样带来的结果便是

政府提高最低工资,导致岗位减少,导致失业率上升。

所以提高最低工资,看似是为了让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更多,但在实际表现上,是部分人得到了更多工资,但更多部分的人失业了。

论经济危机根源

小华认为,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过剩。

以下是小华原文

生产过剩危机的根源

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,生产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一个规律性问题。生产过剩危机的产生,源于资本扩张的速度超过了工人阶级消费增长的速度。具体来说,生产过剩首先体现在生产资料的生产过剩,而不是消费资料的生产过剩。例如,建筑材料、钢材、机床等生产资料的生产过剩。生产消费资料的企业看到了消费增长不如自己的预期时(产能远远超过市场需求时),它就不再投资扩大他的消费品的生产,不愿意继续投资购买生产生产资料企业的产品,进而引发连锁反应,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。
生产过剩危机的根源在于,资本主义社会中,剩余价值必须通过投资转化为利润。然而,由于社会上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企业和资本家,每个企业的最终产品往往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投资品。因此,当每个企业的产能远远超过市场需求时,企业不愿意继续投资,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出现。

现在我将证明,生产过剩不会导致经济危机

仍然假设

1,市场为自由市场,买方可以自由购买,卖方可以自由售卖,可以以自己想售卖的价格售卖

2,初始状态此市场为生产过剩状态

在自由市场的前提下,因为供应量大于需求量,所以企业手中出现大量积压产品,那么企业就会自发降低价格,减少生产,市场会自动回到均衡价格,也就是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,虽然不同产业回到平衡价格的时间长短不一,但可以肯定的是,他们都会慢慢回到均衡价格。

所以在自由市场的前提下,因为供过于求而导致经济危机实属无稽之谈

而在什么情况下会造成经济危机?

只有持续供过于求,才会导致一个产业失去供需平衡,进而导致产业崩溃,引发经济危机。

可在自由市场前提下,产业会自发平衡,所以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某些因素破坏了市场供需平衡。

这说明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在其他地方,那些破坏了自由市场的因素

所以,这已经说明生产过剩不是经济危机的根源

小华的结论,不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

总结

政治和经济都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,脱离了实际的政治和经济,只是在象牙塔中的孤芳自赏

最后更新于 2025-03-01